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白鹿衔书不衔花“,作者:白鹿,纷传经授权发布。
产品设计的真正挑战在于「最终了解用户那些未被满足和未明说的需求」。
01
场景1-初出茅庐的小A
(注意:这里的需求方可以是任何人)
需求方:“小A啊,我最近观光友商园区,发现他们员工在休息时间,可以惬意地在园区里荡秋千,这氛围多棒啊!我们能不能也搞一些秋千放在我们园区呀。”
小A:“包在我身上。”
小A精心挑选了一款老少皆宜、款式新潮的秋千,找来了工程同事,花了一周左右的时间,成功发布了几台在了园区。
需求方喜出望外,忙赞小A效率高。
不过试用了几天,需求方就找上了小A:“小A啊,我观察这个秋千只能坐一个人,无法促进团队建设,还显得小家子气!”
小A连忙说:“好的,我们马上优化一下。”
小A找来工程组同事,好说歹说,终于说服他们把不久前刚搭建的单人秋千连根拔起、拆除重做。熬了几个大夜后,单人秋千被改成了2~3人座秋千,满足批量使用的需求。接着进行了第二次发布。
几天以后,需求方又来找小A了:“小A啊,我看已经没多少人用咱们秋千了,是不是不好用啊!”
小A灵光一闪:不如将秋千改造成人电混动,用户可以用最原始的助推方式——脚,也可以通过拨动摇杆灵活控制秋千的摆幅和速度。虽然成本很高,但架不住小A的软磨硬泡和连环施压,工程组同事赶工了一个月,测试通过并交付。
小A将此作为噱头印了海报下发到每个员工的工位上,还做了易拉宝放在食堂门口做宣传。齐活了。
遗憾的是:一开始是吸引了不少人,然而只热闹了几天,秋千又开始积灰了。几次三番下来,工程组同事也身心俱疲。
眼看着秋千因空置面临拆除,小A开始怀疑人生。
02
小A的困境,大家是不是很熟悉?
小A非常用心地满足了每一个「需求」,却换来了同事抱怨、甲方不满、功能下线的结局。
问题出在哪?
一句话形容:小A作为 PM ,没有找准自己的定位。
两句话形容:小A只做了需求的传递者(传声筒),没做根本问题的解决者。最后,小A陷入需求频繁变更,却不达目标的恶性循环。
不妨来看看,小B是如何应对这个问题的。
03
场景2-踩过无数坑的小B
需求方:“小B啊,我最近观光友商园区,发现他们员工在休息时间,可以惬意地在园区里荡秋千,这氛围多棒啊!我们能不能也搞一些秋千放在我们园区呀。”
小B:“没问题!在园区休息区放置秋千,很人性化,体现公司以人为本的理念!”
需求方微微展颜道:“是啊,总算明白为何他们被称为「互联网公司中的大学」,以及历年网评员工幸福感 TOP1 的原因。”
小B顿悟,原来需求方想解决的是「员工关怀」问题,只不过他给了一个「放秋千」的解决方案。如果直接执行「放秋千」方案,说不定会有坑。
为了有更多的场景借鉴,小B循循善诱:“我还真不了解呢!我很好奇,您能分享一下吗?”
正好需求方有空,便开始倒豆子:“他们的休息区很多很全面,有咖啡吧、阅读区、室外餐吧、健身室,光食堂就有好几个,每天还有下午茶供应……”
经过了几番询问,小B大概明确了需求方的理想态。他设计了几个园区员工关怀方案,其中包含了设立简易借阅区、太空舱休息区、每日免费水果、流动理疗服务、教练带做工位操供应等等可以快速上线的活动措施。
在小B的最小可行性产品上线后,得到了较为强烈的反响,为项目争取到了更高的预算。整个团队干劲十足,需求方也很满意。
这时候需求方已经将「秋千」抛到九霄云外,秋千变得不再重要。
04
到底是怎么回事?
需求方是「问题专家」,但他们提出的方案未必能完美地解决遇到的问题。这时候,需要产品经理出马,因为产品经理才是「解决方案专家」。
小B把自己定位为「解决方案专家」后,迎来了和小A截然不同的结局。
小B不直接承接需求方的「方案」,而是巧妙地挖掘需求方的「问题」。这就能避免需求频繁变更导致的恶性循环。
相信我,这种思维的改变,可以从开发心目中的「失信人员」,摇身一变成「靠谱战友」。那么,当需求方就在你眼前,如何找到真正的问题呢?
05
如何找到真正的问题
你的需求方有可能是运营、客户或者公司领导。主要思想就是「循循善诱、打破砂锅、统一目标、共商决策」。
1.循循善诱:接下去的引导和询问,是为了帮助需求方更好地解决问题,但弄不好就容易变成刁难、推卸和挑刺。
若易位而处,我们作为需求方提了需求,PM 非但不给排期,还不依不饶地问东问西,难免会觉得这个 PM 在虚与委蛇、找借口不想做。这样一来,需求方会转而更坚定自己的产品方案,甚至和 PM 大吵一架。这是人类天然的防御机制,是面临威胁时激发出的本能。
一旦需求方的防御机制开启,你们会在「方案」层面纠缠不清(因为方案是需求方提出的,有情感联结,否定他的方案,就是在否定需求方本人),真正的问题反而越藏越深。
为平衡「提升后续需求的兼容性,要尽量挖掘需求,避免后面还要改动」和「防止需求无限蔓延」,建议只挖掘问题,不挖掘方案。
因为在问题级的探讨,客户是理性的;而方案级的探讨,客户是感性的。——《有效需求分析》徐锋
为规避这样的情况,我们要减少用高威胁口吻如「你应该」和「你必须」;更推荐用低威胁口吻如「你可以」、「你决定」、「我很好奇」、「能否分享一下」……
还记得《开端》前几集中的小江警官吗?在这个故事中,如此咄咄逼人的审讯手段,只会离真相越来越远。
2.打破砂锅:语气需要循循善诱,但为了无限靠近真相,询问的内容必须是朴素而坚定的,甚至是近乎「愚蠢」的。
参考丰田汽车公司前副社长大野耐一的5why分析法:
★问题一:为什么机器停了? 答案一:因为机器超载,保险丝烧断了。
★问题二:为什么机器会超载? 答案二:因为轴承的润滑不足。
★问题三:为什么轴承会润滑不足? 答案三:因为润滑泵失灵了。
★问题四:为什么润滑泵会失灵?答案四:因为它的轮轴耗损了。
★问题五:为什么润滑泵的轮轴会耗损? 答案五:因为杂质跑到里面去了。
经过连续五次不停地问“为什么”,才找到问题的真正原因和解决的方法——在润滑泵上加装滤网。
如果员工没有以这种追根究底的精神来发掘问题,他们很可能只是换根保险丝草草了事,真正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曾经多少次,我们通过近乎愚蠢地提问,通过质疑显而易见的事情,才发现问题的解决之道。
3.统一目标:到了这个环节,需要 PM 对目标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比如秋千背后是「员工关怀」的问题,想进一步为目标定性,最好是更下钻:如通过为员工提供方方面面的软硬件服务,让员工的园区生活更健康更有活力。
如有条件,最好辅以定量的目标。以本文的故事为例,员工园区满意度提升了多少、人均投诉率下降多少,才算有阶段性成果?这个环节也是帮助需求方从「方案」思维,转换到「问题」思维上来。
统一目标有两个极大的好处:
在多种方案选择时,可以快速地协商出一种目标导向的方案。避免被诸多方案迷惑,陷入「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为何而出发」的尴尬境地。
在需求验收的时候,可以直接地衡量我们的工作成果。
4.共商决策:如果遇到需求方是领导,就可能升级成了「汇报」。但不管是向上汇报还是同级陈述,如何组织语言都非常关键!拿汇报举例:
我最推荐的汇报方法就是——悬疑式汇报!
使受众对表达者的观点产生某种疑问,然后回答这些疑问。通过不断进行疑问-回答式的对话,受众就可以了解文章中的全部思想。——《金字塔原理》[美] 巴巴拉·明托
最常用的就是「结论前置」:如果做项目汇报,那就先说明「成果」,再展开「路径」。如果做方案商议,那就先说明「行动」,再展开「原因」。
成果和行动,是听众最关心的。作者开门见山地抛出,可以吸引他们百分之百的注意力。
其次,通过结论先行,还能让听众产生疑问,这种疑问迫使他持续集中注意力。
然后,你用路径或者原因去解答该疑问。
通过不断进行疑问-回答式的对话,受众就能很顺畅地了解你的思路。
这样的叙述结构,很适合节奏较快的故事(汇报何尝不是一种快节奏的叙事呢)。
人类仿佛有一种本能,就是去搞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开端》开篇先交代了预设结局——「公交车爆炸」。观众很自然地带着好奇心,跟随着主人公一步步去探究爆炸的原因。
谁会拒绝一个「开端」式汇报呢?
06
传声筒进阶陷阱——需求变更
《有效需求分析》中亦强调,随着业务发展,即便是个万全之策,也无法避免需求变更。但很多 PM 在听到需求变更时,往往会放松警惕,并且第一时间想到成本。
成本固然重要,但我们还是需要先澄清问题、思考业务价值。深入挖掘需求价值之后,做不做、怎么做,都会自然地浮出水面。
需求挖掘和分析是产品经理毕生的功课,记得在接到需求前,静下心来,往前想两步。
产品设计的真正挑战在于「最终了解用户那些未被满足和未明说的需求」。——《设计心理学》[美] 唐纳德·A·诺曼
挖掘真正的需求,寻求限制条件下的最优解,是产品经理的终身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