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推荐
圈子
网址导航
登录/注册
{{info.is_collect==1?info.collect_num:'收藏'}}
{{info.is_zan==1?info.zan_num:'点赞'}}
{{info.is_pinglun==1?info.collect_num:'评论'}}
复制下面链接分享给好友吧~
{{shorturl}}
复制链接
分享
soul :陌生人社交,可行不可行?
迩
公众号:读书实操家
{{info.update_time}}
阅读 {{info.hit_num}}
假如你发现自己在坑里,那至少不要继续往下挖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读书实操家”,作者:迩,纷传经授权发布。


“soul”是通过算法将具有相似性质的人匹配到一起,旨在实现匿名社交的一款app。


从定位上来看,soul看似能够大多数社恐年轻人的社交需求,但是究其根底,要想真正地完成社交目的,还是要看个人的社交能力。


那么,陌生人社交到底可不可行呢?以下,笔者将与大家详细分析。


所谓的陌生人社交软件,就是:提供给陌生人一个网络平台,让那些具有相似性质的人群聚在一起,以减少了空间的距离、信息不对称的差距。


但是,聚在一起是一回事,如何产生交集却又是另一回事。


笔者以soul app为例,于2018.9-2019.02,通过随机(笔者的性格测试,及寻找的聊天对象均为随机——即无论广场页面私聊或者星球匹配)选取100位用户作为样本进行观察、接触、聊天,得出一些数据及个人关于soul及社交的思考。


——好奇心被失望取代,该走的还是会走。



01

“为什么来soul?”



——从定位上来说,soul就是一个帮助人们找到自己soulmate的工具。


1.回归人性而言


来到soul的用户,无非是想找到soulmate,或是宣泄情绪。


孤独:


“通过灵魂找到你”,一句简单的话则足以吸引那些想找到灵魂伴侣的人,通过个性匹配与推荐,给人类找到同类的契机。


心理学中早已说明:人们天生喜欢和自己相似的人待在一起。


马修·利伯曼在《社交天性:人类社交的三大驱动力》中也写道:“每个人都有对爱和归属感的需求。”


有迹象表明:别人表达出来的喜欢、赞美、挚爱我们的信号对于我们所感受到的幸福感至关重要。


我们的大脑确实非常“渴望”获得他人的积极评价,这种“渴望”的热切程度几乎高到了令人尴尬的地步。


而与同类在一起,这种幸福的感觉就能更自发且容易地得到。有些爱好小众,就注定了这些人身边知己甚少。


自由:


同时,没有身份、没有头像,匿名给人以随意做自己的放松感。


想要发展成亲密的关系就是要让我们真正的被了解。所以,与他人交往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真诚。


诚然,每个人都希望在他人面前展示最优秀的自己。


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因为自己的身份或者环境,不得不刻意表现、害怕犯错也成为人们难以放松做自己。


而在soul里,没了负担与压力,与人建立联系变得轻松起来。


2. 诱因分析


于陌生人社交而言,人们对社交的需求是实实在在的,关键是:如何去引导?


如果我真的孤独、真的渴望自由,在感受到或者没有感受到这些感情时,我为什么会选择soul呢?


失恋:


有15%的用户在讲述自己经历时提到:自己当时下载APP是为了缓解失恋的悲痛——“上半年刚失恋,需要倾诉。碰到的就基本都是失恋的, 然后变成安慰其他人。并不会因为安慰别人而心情变好,该难过的还是会难过,不过不同人的见解还是很有启发的。”


而在这一点上,soul可以通过在线匹配,广场推荐,很容易找到想倾诉的对象,并达到排解内心沮丧的情绪。


广告或朋友推荐,步步好奇:


有20%的用户从微博广告,觉得有意思就下载;有40%的用户是因为朋友推荐。


主要是因为朋友在soul交到soulmate,或者觉得soul适合被推荐者以及看好友朋友圈得知:“从一个测试题开始,步步好奇,最后是因为好奇而上钩的。


好奇就尝试一下,更多是想来丰富精神世界。乏味的生活总是需要了解一下各路大神。”


同时,受朋友或战友的推荐,来soul上的军人为了找女朋友而来到soul的比例非常高占了30%,且这一般一般聊天开始就会很直接地表达自己想找女朋友的需求。


压力大:


日常工作繁多的用户,同时也是夜猫子,比如:“因为天天加班,回来就动一下,玩一下。”。


或是“工作很晚就无聊,找人聊聊天,说说话觉得挺好的。”;再者就是压力山大的干论文的大学生精神崩溃来到soul发泄。


闲的发慌:


soul就是抓住了用户想逃离微信,以灵魂社交的切入点,于空闲时间中填满了用户的时间。


比如:工作是户外性质的,只能偷懒时看手机,无聊闲着一口气一直玩一直匹配、刷广场等,soul便成为了最佳选择。


Soul上有个很奇怪的现象,要不忙的太忙,剩下一点空闲时间就到soul解压;要不闲的太闲,大把时间只能用来匹配聊天打发时间。



02

Soul的优势



即时即效率:在测试完所有性格测试之后,灵魂匹配以及语音匹配能够通过大数据运算快速找到同样有社交需求的人,并且是和自己性格测试类似的人。


而人本能的会对和自相似的人更容易产生好感。


氛围的创建:soul的运营每天都会推送话题,通过将优秀的文章,短视频或者音乐置顶来鼓励大家参与交流。


树洞:对于厌倦了qq和微信上发说说,或者朋友圈会被品头论足的人而言,soul的隐秘性是个良好的树洞。


soul的广场不断刷出的瞬间,和微博的形式类似,能满足人不断涌起的好奇心吗?


新推出的恋爱铃:对于拥有谈恋爱需求的人来说,这个功能能够随机匹配到同城的异性,帮助用户更好的找到属于自己的soulmate。



03

离开or留下?



经过半年多的时间,对当时聊过的用户再次统计,有40%的用户已经离开soul。


1. 留下的人的特点


喜欢瞬间吐槽:把有趣当成目的、喜欢尽可能多一点用自己现有的知识理解到的事物。


很早就不看书了,不过偶尔在网上心情好遇到感兴趣的戳进去看看,随缘,对于社会热点,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


乐观:比如,一个在仅有的两个瞬间中吐槽的用户,以为交到了知己,结果一个骗了钱一个骗了信任。但还是自得其乐,本性就比较乐观。


同时,虽然在soul上失去挚友的打击很大,但只要这个人足够乐观,并不会有太大影响。


闲着的时间多,容易无聊:有30%的用户有断断续续之前就卸载过soul,可能是当时忙或是觉得没意思。


但一旦觉得无聊,或者在微博等广告上再次看到推送,就会重新下载回来。


目的在于没事找个人说个话,这软件还是可以的。聊聊最近有什么烦心事、开心事;意识到越远越好,不要奔现。近了目的就不在交朋友上了。


宅。


2. 离开的原因


个人交际问题:主动发言没人回复或者回复了不懂接话,现实中本来不擅长社交的用户在网络上也是如此。没有动态没人发言而流失占了流失原因的二分之一。


“有主动找人聊过天,有聊着聊着就消失的,没什么好的感觉,没话题了。后来卸载了。”


“虽然是因为失恋下了这个,但最后发现,并不想跟陌生人分享这个,然后卸了。”


体验不佳:


“不真实感,虚拟的网络,在这里怎么交到好朋友,可能自己太无趣了,觉得自己不特别,只是普通人。”


  经常发个瞬间被骚扰,遇到约pao、聊骚的人太多了。


 在soul上遇到自以为soulmate,却发现只是自作多情,因为一个人拉低了对soul所有的印象。


个人工作、学习忙碌等:“忙、没时间。”


第一印象不好:刚刚下了,发现聊的人很无趣,很粗俗,很容易流失。


3.不加微信QQ的原因


在soul上聊一般也不会故意要微信,要加微信其实souler主要还是在soul上聊;有的时候,只是他们要上学/卸载或者说聊到那个份上了就加了。


“从来不加QQ微信,因为加了就没话说了”。



04

soul存在的问题



1. 用户体验变差


随着用户数的增多,劣质信息,以及不懂聊天的人越来越多,造成用户体验越来越差。暂不纠结人是否拥有灵魂一说。


大众所认为的有趣的灵魂,往往是风趣,幽默,能够调节自己情绪,同时拥有洞察别人内心的能力这样的人——也就是俗称的情商高。


而当一款产品变得流行,也就意味着社交能力偏弱的人越来越多。但是,社交终归是自己社交能力的问题。


开口只会“你好”,打完招呼不会接话,不发动态,社交技能低,也就吸引不到有趣的灵魂与之交流。


如果不做改进,社交产品的用户体验会逐渐变差,例如:知乎在用户群体扩大化之后 ,没有含金量的问题和回答越来越多,段子故事之类横行。


而soul现在明显能感知到的就是:匹配到的人无趣的越来越多,广场中刷到的瞬间的有趣程度减少了。


2. 存在的缺点


soul上存在希望找到同类却没有办法找到同类的用户。


因为孤独,所以更想要找到自己的灵魂伴侣。但现实生活中,他们多是因为兴趣小众、不擅交际才显得孤独。


而这一点,也是soul定位所想满足的。


3. 盈利问题


soul从2016年开始运营之后融资了多次,至今尚未看出盈利模式。


目前只有努力增加用户数,维持用户体验来让更多投资者投资。


如果不能找到合适的盈利渠道,融资又受阻或许就会只有卖给别人了。摩拜就是因为扩张太快,导致现金流断裂,只能贱卖给美团。



05

解决方向



1. 对于用户体验变差的问题


首先,可以给予情商高和爱与人社交,这两个属性在灵魂匹配和语音匹配上有更高的权重(这两个属性应该在做灵魂测试时就已经粗略的测出来了)。


虽然soul匹配给自己相似的人,这个愿景很美好,可是两个人都是不懂交流的,匹配到一起只能打哑谜嘛。


而匹配到情商高的人聊天,聊天能变得有趣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其次,是广场有趣瞬间变少的问题。剃选出广场中有趣瞬间的难度太大了,不如用数学里的证明x是什么太难了的话,不如去证明非x是什么。


我认为可以这么做:提供有趣内容生长的土壤


严格限制色情暴力的瞬间,一经出现一次警告二次封号。


三观不正,见解偏颇,消极阴暗的瞬间不予置顶,对用户可能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聚焦。(之前有几次明明是三观不正的内容却偏偏往上发。)


对广场瞬间进行分类,让用户进行兴趣爱好的选择——不好分类的就丢默认里,容易分类的内容就独立分类(但独立分类的内容也应该在默认里 )。


总而言之就是快速试错,反响好就继续优化,不好就回复原来的做法。


2. 盈利的问题


我觉得盈利的问题是实在是太难解决了。将用户数做上去之后,还不如直接卖给大厂,大厂或许有办法活用起来盈利。


正如查理·芒格在《穷查理宝典》中提到:


伯克希尔当年拥有一家信贷公司,这家公司贷款给一家就在好莱坞赛马场对面的酒店。


后来那个地方发生了变化,到处充斥着流氓、强盗和毒贩子。


他们为筹集赌资,甚至把墙壁上的钢管拧下来卖钱,酒店周边有许多带枪的人在摇晃,没有人敢到这家酒店住。


“我们前后两三次没收了这家酒店,贷款眼看是收不回来了,我们似乎遇到了一个无法解决的经济学问题,一个微观经济学问题。”


“我们原来可以去找麦肯锡,或者一群哈佛大学的教授,那样的话我们将会得到一份十英寸高的报告,阐述各种方法,建议我们如何让这家位于糟糕城区的失败酒店走出困境。”


“但我们没有那么做,而是在酒店外面拉了一条标语,上面写着:‘出售或出租。’有个人看到标语,于是来找我们。“


“他说:‘你们要是能够改变区域用途许可,让我能够把停车场改建成高尔夫球杆练习场,我就愿意花20万美元来装修你们的酒店,并通过贷款高价把它买下来。’”


“‘可是你总得让旅馆有停车场呀。’我们说,‘你是怎么想的呢?’”


他说:不用,我的业务是从佛罗里达用飞机把一些老年人送过来,让他们住在机场附近,然后用大巴将他们送到迪斯尼乐园和其它地方,再把他们送回酒店。


我不在乎周边的环境有多么糟糕,因为围墙以内可以满足客人所有的需求。他们只需要早上坐大巴出发,傍晚再回来就可以了。


他们不需要停车场,他们需要的是高尔夫练习场。


“所以,我们和这个家伙做成了生意。这件事情运转的非常顺利,我们收回了贷款,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巴菲特经常说:“假如你发现自己在坑里,那至少不要继续往下挖了。”


第一次试着把对soul的思考写下来,不足之处欢迎多多指正,不断完善中。


公众号:读书实操家


知乎号:天马行空的幻想家

#干货
#技巧
评论 /{{info.pinglun_num}}
点击登陆后评论
发布
{{ reply.content }}
回复 删除
回复 {{ reply2.content }}
{{ reply2.create_time }} 回复 删除
更多推荐
{{item.title}}
{{item.update_time+'\u00A0'+item.hit_num+'阅读'}}
友情链接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iconfont 135编辑器 考古加 新鲜码
公众号
作者群
关于
免责声明
Copyright 2016-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杭州领帜科技有限公司 浙ICP备20200352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