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克比酱“,作者:克比酱,纷传经授权发布。
竞品分析是互联网产品经理日常工作中必备的技能。无论是对产品的定位和规划,还是对一个小的功能点的设计,都需要对竞品进行分析,只有深刻了解市场上的竞争对手是如何设计的,并且针对自己业务特点设计出合理的业务架构,才能做出更好的产品。
很多产品经理,尤其是刚入行的产品经理,在撰写竞品分析报告时,直接找到几个竞品,对竞品的功能点进行分析和罗列,并用SWOT等方法论进行竞品分析,罗列了一堆优势和劣势之后,发现最后没有输出有价值的结论。笔者在研究几十篇竞品分析报告之后,将撰写竞品分析报告的心得提供出来供大家分享。撰写竞品分析报告之前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01
产品定位和分析目的是什么?
在进行产品竞品分析之前,你需要明确两个问题。
1)你是谁?
即你的产品是定位什么,你是打车类的产品,还是社区团购类的产品?
2)你要分析什么?
你做竞品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对比产品的定位还是为了分析产品的某个功能点的设计等。根据产品体验要素中的五个层次,竞品分析的研究对象主要有以下几点,产品目标,用户需求,功能规格,内容需求,交互设计,信息架构,界面UI,运营架构等。如果没有重点地将竞品特性罗列上去,会导致分析的时候有很多无效信息。
产品的定位和分析目的是做竞品分析的基础,只有明确了做竞品分析的目的之后,才能有针对性地选择竞品,做到有的放矢。
02
我们该如何选择竞品?
在明确了竞品分析目标之后,就可以针对这一目标选择竞品。产品的竞品是指,所处的行业或者业务有竞争关系的企业或产品。如何选择合适的竞品是需要根据分析目标来决定的。竞品主要有以下几种:
解决同样需求的同样产品
这种竞品属于直接竞品,比如天猫和京东,这种竞品所提供的的核心服务和核心用户群都基本相同,在竞品分析时也需要重点予以分析。
解决同样需求的不同产品
这种竞品属于间接竞品,其核心用户群或者解决的核心需求与我们有高度重合性,但是产品形态有所差异,比如火车和汽车,都是解决人们的出行问题,虽然解决的方式有所差异,但两者在用户场景中是排他关系,即用户选择了汽车出行就可能放弃火车的交通方式。在分析竞品的时候,这种竞品也应该仔细研究。
解决不同需求的同类产品
这种竞品解决用户的需求有所差异,比如饿了么的外卖支付功能和淘宝的商品支付功能,这两种产品分别解决了用户的点外卖和网购的支付需求。这种竞品在某一个功能点上所解决的问题有很大的相似程度,因此在做竞品分析时,也需要参考。
不同层次需求的不同产品
对于用户群体不同,解决不同需求的产品,有时也需要进行竞品分析。比如说拼多多在设计多多菜园功能时可以参考支付宝的蚂蚁森林的模块,借鉴如何通过培养用户的习惯,增加产品的用户留存。
03
收集竞品资料与数据
在我们确定好竞品分析目的,选择了合适的竞品之后,就要开始收集资料,收集竞品资料是一个技术活也是一个体力活,他需要我们掌握科学高效的收集资料方法,也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在海量的信息海洋中找到对我们真正有用的信息。在查找资料时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开展:
1. 市场现状分析;
2. 产品的版本迭代信息;
3. 产品的业务架构和商业模式;
4. 产品的运营策略;
5. 产品的市场情况;
6. 产品的用户画像;
7. 竞品的组织架构和人员分布;
那么,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要如何找到这些数据和信息呢?
第一,如果是一些简单的界面逻辑和用户路径等分析,比如淘宝的下单流程,滴滴的拼车流程等,可以在拿到竞品后,直接进行体验和分析。
第二,可以从产品的公开报道中查看其体量,比如说36Kr,虎嗅以及竞品产品的上市公司年报中查看到具体的竞品数据。
第三,现在有很多大数据平台可以直接查看到产品的数据。比如说百度指数,艾瑞数据,易观数据,企鹅智库等平台,这些平台中也有很多竞品的数据。
第四,如果你懂一些代码的话,也可以写一些爬虫脚本,爬取竞品网站的数据,进行分析。
04
输出竞品分析报告
在经过上述几步的竞品分析之后,相信你已经对竞品的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需要做的事情是将竞品分析整理成文档进行输出,常见的分析报告文档是PPT或者Word文档。
撰写竞品分析报告一定要说好三件事情,即竞品在做什么,竞品为什么这么做,我要做什么。
首先对竞品的功能点进行详细分析,竞品在某个商业模式上有哪些创新,在用户路径上有哪些优化,竞品用了哪些运营手段来提高产品的活跃。在此基础上,深度剖析竞品如此设计的原因和背后的逻辑。最后一点,竞品的这种做法有哪些可以用在自己的产品上,我能针对性对自己的产品做哪些优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