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熊的思考与行动”,作者: 熊午觉,纷传经授权发布。
《子弹笔记法》提出一个观点,我印象深刻:
设计系统的目的是,让行动自动化。
比如说:
设定好工作流程,让自己每做完一项工作,就知道下一项工作应该做什么。
旅游设定好行程,让自己有充足的时间享受每一个景点,同时也有休息时间。
...
同时,在设计系统时还有一些重要细节:
留出足够的“冗余”,保证流程的灵活程度;
不违背自己原来的习惯,尽量与原有习惯融合起来;
...
可“设计一个系统”是一个长期工作,普通人哪里能马上享受到“系统”所带来的福利呢?
答案是,让新习惯跟着旧习惯后面。
说通俗一些,就是“顺便去做”。
比如说,我写文章时常感到痛苦——
“啊我又要开始找话题了!”
“到底写什么好呢...”
为此,我尝试的新行动方式是:
我写完一篇1000字的文章时,我能不能再去写下一篇文章的大纲?
我每看到一篇相关主题的文章,我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来写一篇同样主题的文章?
我能不能降低文章的字数要求,看到什么就写一下?
但我发现,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
在实行这些“捎带手去做”行动的最开始,我只想关闭写文章页面,什么也不想做。
就像内心住了一头疲惫的大象,我这个骑象人再怎么努力,大象一动不动。
这样的状态,特别像以前上班时,下班之后完全不想动的感受。
但后来,我还是做到了。
我是怎样一步一步做到“捎带手去做”这个效果的呢?
回顾整个过程,我想起了《认知觉醒》曾经提到的这个公式:
学习量>思考量>行动量>改变量
当我们开始学习,我们有更大的概率进行思考;
当我们开始思考,我们有更大的概率进行行动;
当我们开始行动,我们有更大的概率进行改变;
...
在这个逻辑下,我们加入“顺便”这个点,很容易能得到——
当我们开始顺便学习,我们有更大的概率顺便思考;
当我们开始顺便思考,我们有更大的概率顺便行动;
当我们开始顺便行动,我们有更大的概率顺便改变;
...
那么,什么才叫“顺便”呢?
你做起来不费力的事,就是“顺便”。
比如说——
顺便学习:看到感兴趣的文章,立马存下来,有几分钟时间就看一看;没看完的文章,存起来,碎片化时间看一看...
顺便思考:在脑海里存下“喜欢的问题”,时常回答,具体详情可见我的这篇文章:《一个促进思考的好方法:费曼提问法》;
顺便行动:每当我做完一个行动后,我总是习惯性地“多走一步”——做完10个俯卧撑,再来2个...然后就慢慢又多做了10个;
顺便改变:许多人的误区是,总认为“改变”是一瞬间的事情。“改变”这最后一步,几乎是前面几步所有行动的叠加,是自然而然的结果,而非通过“努力”、“坚持”所得到的奖励。
按照这个公式,我们有更大的可能拿到学习成果,同时降低学习的难度。
我已经收到了结果:
我的大脑,似乎逐渐变得“火热”——
思考速度和深度,都远远超过了曾经的自己。
写文章这件事,似乎也变得不那么“困难”。
祝,顺便去做,拿到结果。
本文由作者授权纷传发布,建圈子、做付费社群用纷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