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 书丰产品记 ”,作者: 书丰,纷传经授权发布。
周末研究了flomo101里面的文章,有一些对自己输出思维改变很大的点,整理了部分,具体如下:
01
写作的误区
1.1 写作不是思考的结果,而是思考发生的媒介
我们都知道,写作可以很好地提高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因为它迫使你从更深的层次去阅读。但是仅仅阅读的多并不意味着你有更多或更好的想法。就像学游泳一样,你必须通过实践来学习,而不仅仅是通过在纸面上的学习。因此,写作和学习的挑战不在于学习,而在于理解,因为你已经学会了你所理解的东西。当你真正理解某件事情的时候,它被放在在一个由相关的想法和意义组成的架构中,这使得它更容易被记住。
当你消费信息的时候,拥有一个明确的、切实的目标会完全改变你处理信息的方式。你会更加专注,更加好奇,更加严谨,更加苛刻。你不会浪费时间写下每一个细节,试图把所说的每一件事都做一个完美的记录。相反,你将尽可能有效地学习基础知识,这样你就可以到达开放性问题出现的地步,因为这些是唯一值得写的问题。你会问更尖锐的问题,不再满足于模糊的解释或逻辑上的跳跃。你会自然而然地寻找展示作品的场所,因为你收到的反馈将推动你的思维向前发展。你将开始更加谨慎地消费信息,而对应的,思考的问题也不仅仅局限于正在消费的内容,你会去考虑这些信息背后的更多含义,以及和现有知识网络连接的潜力。
刻意练习是提高任何事情的最好方法,在这种情况下,你是在刻意练习最基本的技能: 思考。即使你从来没有真正发表过一行文章,当你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就好像除了写作什么都不重要一样,你会极大地改善你思考的方方面面。
1.2 没有人能从零开始创造
关于创造力最坑爹神话之一就是它从无到有发生的。空白的页面、白色的画布、空荡荡的舞台 —— 我们最浪漫、最普遍的艺术主题似乎在暗示,“从零开始”是创造力的本质。
这种信念通过典型的写作教学方式得到了强化:我们被告知“选择一个话题”作为必要的第一步,然后进行研究、讨论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但是,在你读到一个有趣的话题之前,你如何决定就是它呢?在你知道如何提出一个好问题之前,你必须让自己沉浸在研究之中。阅读一个主题与另一个主题的决定也不是凭空出现的。它通常来自现有的兴趣或理解。
这就是创作过程的核心: 在你选择你要写的东西之前,你必须下功夫研究并积累。理想情况下,你应该在创作开始之前就开始研究,这样一旦你决定了一个话题,你就有数周、数月甚至数年的丰富资料可以利用。这就是为什么你要把信息放在「第二大脑」如此重要的原因。
记笔记(并放置在你的第二大脑中)可以让你从传统的线性写作路径中解放出来。它允许你系统地从线性资源中提取信息,将它们混合在一起,重新组织,直到新的模式出现,然后再将它们转化为线性文本供其他人阅读。
当你发现从之前没有足够的东西可写,变成有太多东西可写时,你就会发现这些习惯带来的变化。
02
卡片笔记法
2.1 卡片笔记法定义
卡片笔记法,从本质上讲,它不是一种「技巧」,而是一个「流程」,一种存储和组织知识、扩展记忆以及生成新连接和想法的方法。简单来说,就是把你感兴趣或者觉得自己将来会用到的知识收集起来,然后用一种标准化的方式去处理这些笔记,建立笔记之间的联系,供你使用。
每张卡片上都有一条信息,一个索引和信息的来源。索引可以是一个正在进行的数字,日期和时间,或者任何你可以用作唯一标识符的东西。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信息都很简短,应该限制在几个单词或句子里。卡片的大小有助于保持它的简洁。图片和其他形式的信息也可以使用。
但是注意不要只复制信息。你必须用你自己的话写,用你理解的方式。每次消费来自其他地方的新信息时候,你都必须以自己理解的方式处理该信息。不用担心理解的不够透彻,因为还要在卡片上标记信息的出处等更多的 Metadata,方便将来查找源信息。
其实这里关键的思想是,为你的未来做永久的笔记。写起来,好像写给别人,用清晰、简洁的方式写作。也可以把它想象成一篇维基文章,可能并不是文采出众,但是记录翔实索引明确。
当然这个过程需要反复不断地练习,保持耐心。当你积累起来之后,会发现你拥有了一个别人无法比拟的巨大知识库。
2.2 分类&索引
通过第一步积累了巨大的知识库之后,也许我们会发现每个卡片记录的东西不成体系,比较零散。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寻找一种分类的方法,将这些卡片分门别类放置。
但这是卡片笔记法反对的,因为一旦有了这样的分类压力,我们的记录自然会变少;反之,是否分门别类就能让我们变得睿智?其实倒也未必。
知识并不是一个名词。并不是我们在摘录了许多的内容,处理的井井有条就叫有知识。知识是一个动词,是我们在某个情境下,通过好奇心来给我们指点方向,然后通过勤奋的挖掘来让我们针对这个问题获得更多的信息。
而最关键的,是在合适的时候用到这部分知识。至此我们才能说我们真正掌握了知识。
所以不是分类不重要,而是先明白一件事,分类的目的是什么:
是基于自己的的好奇心发现这些信息,开始准备长期来研究,并且希望在合适的时间用上;
还是仅仅把信息分门别类放到合适的位置,然后就此告一段落?
如果仅仅是后者,那么怎么样的分类方式,对你将来都没有价值。如果是前者,我们可以尝试使用一个结构化笔记来解决索引的问题。所谓索引笔记,它是一个关于其他笔记及其联系的笔记,相当于自己笔记的系统的 hao123.com 。
这样我们在保证的输入顺滑无摩擦的情况下,也能为这些块状的卡片建立起结构。
2.3 卡片的背后——生长的结构
介绍了卡片笔记法之后,我们来探讨一下为什么这种信息记录与组织的方式更适合我们。
无论是亚历山大图书馆,今日的维基百科,从历史的演进来看,知识管理一直伴随着两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存储对象」以及「组织方式」 。
虽然我们在组织知识的时候有很多选择,但当下大多数笔记工具,都遵循「文件柜」格式 —— 一个单位的知识被保存到一定的文件路径中,将其置于一个文件夹或者笔记簿中。当一个项目与许多事物相关时,可以应用标签,但每个文件一般只存储在一个嵌套的层次结构中。要访问这些信息,用户必须记住他们将文件存储在哪里,用什么标记,或者使用搜索功能来定位。
当你收集信息的时候,你会很快发现,每一篇内容可能和你考虑的很多问题有关。
但你如果按照上面的方法,把信息放在一个文件夹里,它们就无法和其他许多内容产生联结,继而丧失了上下文,被孤零零的丢在某个角落,再也无法记起。
更麻烦的是,你读到的每一篇文章都有许多知识块,这些知识块在你现在的思维结构中的不同层次和位置上都有。这会导致你使用文件夹的时候陷入困境 :如果一篇文章中对你现在研究的三个方面都有所关联, —— 那么你是否把它的副本放在所有三个地方?—— 如果你这样做了,那么你以后对它做的任何修改,都需要 3 倍的工作。
下左图是我们的神经元细胞,右图是我们已知的模拟宇宙的形态,能看到自然界中无论宏观和微观,其实很少出现「结构明确」的分类,更多的是节点和连接,像一张网络,重要的节点不断地拓展,而更多的节点随着积累会建立更多连接。
这一点卢曼很早就已经意识到了,他反复强调:创建类别是一个自顶向下的过程。你从结构开始,然后把材料归档。但我们的大脑不会按照分类来工作,当知识增长时,我们所知道的事物网络就会有机地生长。这看起来不像是搭建了某种建筑物的脚手架,而是更像是植物一样任其生长。
我们对“系统”的偏好是有原因的,因为它会给我们一种安全感,一种对知识的把握感。
上学的时候,老师说要“系统地”学习知识;图书馆、维基百科,也是“有系统”地管理文献;打开一本权威的教材,我们可以“系统地”了解某个领域。
于是我们管理知识的时候,也想有那样的系统,有条理地对知识分门别类。
但那样的系统是基于对某个领域已有的认识建立起来的。例如编教材的人是某个领域的大牛,他可能基于一个框架编写一本教材,因为对这个领域的了解使他有搭建一个体系的能力。
而作为学习者,管理知识的方式自然和大牛编教科书的方式不一样。你可能初涉某个领域,这边采集一点,那边采集一点,然后逐渐建立起知识间的联系,connecting the dots。记得小时候,老师就把摘抄本叫做“采蜜集”哈哈。
如果是不同领域的知识,就更需要我们积极地链接。而这些,都是我们在试图建立一个“系统”的时候意想不到的。
分类像建筑物,一经设计好再改进就面临彻底重构的问题。而我们吸收知识更像是神经回路不断被加强/减弱的过程,收集之后会慢慢的生长出来结构。所以试图一次性建立好一个明确的分类体系不但没有意义,也没有可能性 —— 除非你停止生长。
所以,不要想着一开始就想好结构再记录,这样输入的摩擦会很大。忘记这些,想到了就去记录,让知识自然生长。
03
基于卡片的输出
在开始使用卡片笔记法(flomo)后,很快就能感受到记录无压力的欣喜。但是随之而来的会有一些常见的困惑:现在这么零零碎碎记下去,将来怎么输出啊?输出(写东西)好辛苦啊,有什么更简单的办法?我该如何和 xx 软件对接来输出啊?
其实有许多词汇,背后都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我们并非全然的理解,仅是有一个模糊的大众共识而已 —— 比如「输出」这个词。
可能看到这个词对应的就会想到:写文章,写公众号,录播客,拍视频,日更,月更,写书 —— 继而又会想到:我文笔不好怎么办,写的东西没人看怎么办,没时间写怎么办,写错了被人嘲笑怎么办,害怕镜头怎么办 —— 最终就会变成了:既然输出好复杂好困难,现在记录这些东西似乎也没什么意义,我去看看有什么更方便的工具吧……
这并非是指责大家做错了什么,而是我们对「输出」这个词的理解可能不够周全 —— 谁说每个人都必须成为文采飞扬的作者呢?难道输出只是自媒体人的特权么?
3.1 输出是为了更好地决策
阅读这篇文章的,大多数应该都是知识工作者了。知识工作者本质应该关注于产出质量而非数量,就像我们关心老师教会了学生什么,而不是教了多少人。
知识工作者的「产出」,往往就是一个更好地「决策」。西蒙赫伯特在《人类活动中有限的理性》中提到,人们是如何做决策的:
决策不是生活中广泛问题的综合选择,而是某些具体的事件。决策看似同等重要,但默认会假设和其他事项无关(比如买汽车和晚上吃饭是两件事)
当你决策时,无论多么重要,对未来的具体详情都不是了然于胸的,无法遇见所有可能性。
决策付出的努力,大多数耗费在了解事实上(外在的事实和内在的主观偏好)
所以,作为知识工作者,你的工作成果就是决策。但问题在于,你不能强迫自己思考的更快,只能提高决策质量,而不能加速。所以我们能看到:决策质量的前提,便是有充分的信息;
充分的信息背后,是来自于日常的不断积累;不断地积累,源自于无压力的记录。
这也是卡片笔记法的意义,不在于写出漂亮的文字,而是做出更好地决策。
3.2 输入就应该大于输出
除了上述说的「输出 = 做出更好地决策」之外,当我们确实要「写东西」时,也会有一些误区,比如常见的问题是:我记录的这些东西将来用不到怎么办;我已经写了几十条 memo 了,还不知道怎么输出,我还应该记录么?
XDash翻译的《Walking as a Productivity System | 步行作为一个生产力系统 (opens new window)》,其中有一段话:
如果你想写一本80000字的小说,而你只写了80000字,这也许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如果你写了30万或者40万字,然后把它减少到8万字,几乎可以肯定这会是一本更好的小说。
我们在记录的东西,势必有许多的内容是「用不到」,或者「孤零零」的。这并非有什么问题,就像我们的人生一样,总要做一些「无用」的事情,才能找到自己的意义,毕竟「功不唐捐」。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许并不是我们不知道怎么输出,而是我们积累的并不够,看到的问题不够全面,无法形成自己的观点。倘若当一个领域积累了超过 1000 张卡片的时候,许多问题就百忧冰解了 —— 毕竟所谓专家也不过是只有五万个知识块。
所以,放下对未来的恐惧和焦虑,把当下的所思所想记下来,才是最关键的。积累到一定程度,输出会自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