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健萍嘟嘟“,作者:胡健萍,纷传经授权发布。
通常来说,评价一款产品的好坏会从多个视角出发衡量,主要包含了:C端视角、B端视角(企业用户)、公司、投资人、媒体等。不同的角色对于产品好坏的标准也各有不同。今天在这里,我主要从C端视角来探讨一下什么是好产品。
01
首先,从消费者购买的四个阶段来说一下好产品应该具备什么特质。
购买前:需要-形成购买欲
购买欲主要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动机、愿望和要求。是将消费者的潜在购买力转化为现实购买力的必要条件,购买欲在经济学的术语为需要。
顾客需要:顾客尚未被满足的各种要求,这是引起购买欲望的基础。
如果没有需要,产品再好也不会产生购买需求。
购买时:筛选-看到想买
1.包装熟悉
好的包装抓住用户眼球获得更大的购买可能性。
颜值即正义的时代下,谁都忍不住向美好的东西多看两眼,一个好的包装风格、包装设计在众多竞品中会先抢占消费者的注意力,也让顾客愿意为其包装溢价买单。
那什么是一个好的包装?
一个好包装一定要让用户觉得熟悉(与产品某些元素关联度高),熟悉的感觉会让消费者潜意识里觉得安全,这样就不会触发消费者的防御机制。
举个例子:简爱裸酸奶,日系极简包装,给人纯净健康的感觉,和“裸”无添加这个概念很贴切。
2.高性价比
能满足消费者需要的某品类产品那么多,为什么要买你的呢?放到竞品比较里,就要做到易感知好对比的高性价比,高性价比并不等于物美价廉。
使用中:实用-满足需求
1.好用
满足了顾客尚未满足的各种需要,解决了其痛点,操作过程简单方便,消费者无需思考。
2.附加满意度
即:
产品使用实际价值-期望价值=附加满意值
贪是人的本性,刚好满足人的需求,这对好产品来说显然是不够的。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好产品不仅仅是只满足顾客需要的表层需求,更能前瞻性的预测到用户的潜在需求,并将其满足。
举个例子:三只松鼠礼包里提供的纸质垃圾袋、开核小工具,可以说是非常走心的洞察到消费者使用场景了。
使用后:好感-喜欢传播
1.记忆、留存度高
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好感,并将该产品作为标准以衡量此品类里别的产品。
2.主动传播
使用者愿意分享传播,安利种草,形成口碑效。
以上,我仅从产品品质及是否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角度去阐述了一款好产品必须具备的基本因素。
02
写到这里,大家应该也发现了和产品相关的一个概念:品牌,我并没有提到。
对!那我接下来说一说品牌是如何给好产品赋能的呢?
在同类同质产品繁多的情况下,品牌的存在将会为顾客选择到一款好产品降低选择成本,在使用过程中也提供了足够的售后保障服务以解决消费者的后顾之忧虑,品牌对于好产品来说是一个聚光灯。
在品牌漫长的历史上,有这样的一个著名实验:
在1975年,百事可乐还是一个新兴品牌的时候,发起了对可口可乐的挑战,尝试着给每人发一罐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让他们评判价格,结果大部分人都选择了可口可乐。
接着,又给测试者们品尝不带有包装的可乐时,结果却反了过来,这个实验的结果被百事可乐用来证明自己的口感更好。但也恰恰说明了可口可乐的品牌影响更大,仅仅是logo和熟知的包装的作用就能让人感觉这款饮料更好喝。
这说明在产品品质差异不大的时候,品牌将给好产品带来更高的价值感知。
品牌为好产品赋能,品牌的形成将放大好产品的优势。
【延伸】
产品与品牌的相互作用关系:
产品是品牌的生存基础,品牌是好产品认知升华。产品的价值在于满足消费者的生理需要和功能性的需要,而品牌则满足的是消费者的心理需要和情感方面的需要。但是,只有消费者在认可产品的基本需要的前提下,才能与品牌建立感情。
产品是塑造品牌的前提和基础,品牌是好产品延续保障。只有产品被认可的情况下,才能不断的塑造品牌,任何品牌的塑造都离不开它所对应的产品,品牌反过来再作用于产品,二者互相反作用于对方;如果在品牌的塑造过程中产品出现了问题,品牌也将会面临灾难,例如:三鹿三聚氰胺事件,由于产品出现了问题导致品牌走向灭亡。
产品是消费者与品牌建立感情的载体。没有产品这个载体,品牌与消费者就无法进行情感的对接。要想让消费者认同你的品牌,就得让消费者先认同你的产品,所以企业在产品利益的挖掘、诉求、必须是真实的,可以让消费者感受与体验到的。
借用一个案例:
就像小伙追求对象一样,在人家姑娘面前你宣扬说自己很善良、很体贴,姑娘也正想找个这样的小伙,但你实际行动却看不出来你的善良和体贴,或者说给你所做的和你所说的正好相反,那么你是很难得到姑娘的芳心的,因为你们缺少情感对接的载体。
当然,产品利益可以适当夸张,但不能无中生有,更不能欺骗消费者。
总的来说二者相互作用,好的产品是形成品牌的基础、前提,品牌的维持也必然要有好的产品来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