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场景阿侯“,作者:场景阿侯,纷传经授权发布。
01
抽象设计
现实世界中,物品与物品之间的交换,往往以金钱货币这类等价物来衡量两者之间的价值,可以用价格的形式来反映一件商品的珍贵程度。
虚拟网络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则倾向用双方之间的外显信息来进行社交之间的匹配,此时,外显信息即所谓的社交货币,可衡量个体在虚拟网络上的受欢迎程度。
外显信息是个体在虚拟网络上呈现于外界的自身投影,用于告诉对方:我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它可以是个体所发的一篇文章,一段评论,一张图片……也可以是个体给自己取的昵称,选的头像,兴趣爱好的介绍……即,个体给自己打造的社交人设。
虚拟网络上的社交,本质上是个体间人设的刺探,想让自身在网络上更受欢迎,就得拥有更多的社交货币,也即,人设打造日渐完好。
02
人设体系
想办法把用户与用户间的联系建立起来,形成关系链条,并帮助其进行沉淀。这是用户最不容易自知而又迫切的痛点。从产品设计上打造完善的用户人设体系,帮助其不断积累自身的社交货币,有助于用户更好地进行社交,沉淀自己的社交关系链。
用户人设体系能称之为完善,须达到在用户按产品功能的引导完善人设后,能较好地展示自我风格,较为完整地体现个人虚拟形象。为达此目标,人设体系在产品设计上我把其划分为如下四个模块:基础信息、内容产出、产品延展、空间布局。
2.1 基础信息
指的是用户本身出现在虚拟社交中所携带的最基本情况,它不可或缺,否则难以让交流双方之间肯定对方这个虚拟形象的存在。
(1)基础信息的刻画需具备普遍性
能被称之为最基本的情况,这类信息应可出现于任何类型的产品设计当中,出现是理所当然,欠缺是信任危机,这是其特点。如用户的头像、昵称、性别,任意信息的欠缺都会让用户质疑产品内社交的真实性。
(2)基础信息的刻画需具备隐私性
部分基础信息的设计是出于用户需跳出产品外进行直接沟通交流的需要。如用户的手机号码、座机等联系方式;邮箱、微信号、qq号,以及其他社交媒体账号等沟通渠道;此类信息一般在B端产品设计或强调某领域内沟通交流的使用场景下会出现,设计时须考虑信息泄露对用户真实生活的影响,大多数会按照基础信息交换须双方自主确认或信息脱敏展示等产品逻辑。
此外,也有像年龄、出生日期等虽不产生对现实生活的打扰,但用户仍有戒备心态的信息,可交由用户自主选择是否公开的产品设计来解决隐私性的问题。
(3)基础信息的刻画可出现趣味性
①基础信息的趣味性可源于对现有信息的合理延展
如针对用户的出生日期,可延展显示为用户的星座,即可避免用户因具体隐私泄露而产生担忧,又可引入星座人设,星座配对等社交玩法,不失为一“有趣”的设计举措;
②基础信息的趣味性可源于对网络潮流的迎合追捧
当新用户参与到产品的使用当中,或多或少会出现基于尝鲜感地体验。此时,若需用户完善的基础信息过多,有可能会导致注册转化率下降。针对此现象,若采取的是默认头像,游客身份标识昵称等举措,虽简化注册流程,但有可能会导致产品内无效交流的用户过多,影响现有使用者的体验;若紧跟网络热潮,提供基于产品定位相关的随机昵称、随机头像等元素让用户选择,可在注册流程相对便捷的前提下提高可玩性,让新用户“fun”起来,现有用户对此现象也较易接受。
此处列举社交类产品几个较为常见的昵称选择:杀手有了灵魂、核桃小丸子、暴走的崽子、象牙山诸葛亮……
(4)基础信息的刻画或出现未知性
随着用户体验层次日渐加深,体验维度逐步变广,很多别具风格的产品设计一并涌现。如社交赛道上开始出现匿名互动的分支,只见其话,不见其人的特点,使得用户在产品使用时不需要完善任何有效的人设信息,在这你可畅所欲言,没有人知道你是谁,没有人在乎你是谁,没有人设就是这类产品对于用户的人设打造。匿名提问箱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产品案例。
2.2 内容产出
了解个体的人设形象,除了关注他的静态基础信息外,还应留意其动态行为执行,执行结果即为内容产出。
(1)内容产出的类型具有多样性
用户所生产的内容本质上是指以不同载体形式所呈现的信息。它可以是图文、音频,也可以是短视频、直播,甚至还可以是评论,弹幕等。形式上的多样性决定了用户在产品内的行为必定不是一成不变的,刻画用户的人设该要“足够饱满”。
(2)多样性的内容产出类型往往有趋于统一的表现形式
内容产出的类型足够多变,却并不代表在产品设计上要面面俱到。过多的功能模块存在容易导致信息呈现上的冗余,没法清晰明确产品定位。此时,会使种子用户抓取出现偏差,没法稳住产品流量的基本盘。
内容产出类型在表现形式上趋向统一,通过选择通用性的功能设计能很好地实现“失数量,而不丢质量“的效果。如图片、文字、视频类的信息均可用帖子/文章/动态/vlog等形式一次承载,无论是哪个赛道的产品,这都是用户所熟悉且能接受的形态。
(3)内容产出的类型须和产品定位相关
和冗杂的功能模块容易导致产品定位不清相比,内容产出类型的功能模块从迭代之初就该和产品定位相关,这是思路上的必定方向。如语音类产品的用户录音,游戏社区类产品的用户战绩,电商类产品的用户点评等;而不会在语音类产品出现写对某个主播表现的点评,这是无稽之谈。
(4)内容产出的载体应允许互动
根据上瘾模型,用户在产品内产出内容越多,投入即越大,用户黏性也越高。网络世界上的个体并不脱群,人设所立,必须要得到认可。要让用户在产品内分享的内容有人看,有人关注,才能让其持续进行内容产出。“互动”则正是表达认可的最好方式之一。点赞,评论,关注,转发,订阅等互动操作因此已成最为经典的产品设计。
2.3 产品延展
不同赛道上的产品定位存在本方向内固有的模块设计;同一赛道上的竞品间则是依赖本身特有的产品功能或展示方式来标新立异,抓取种子用户。
通过产品特色的功能或展示来完善用户的人设打造,即为产品延展。
(1)产品延展的人设模块须明确突出产品特色及定位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①能称之为产品延展的设计必定突出产品特色,抓住用户眼球,否则做的即是无用功
同样是陌生人社交场景,在大多数产品采用在线列表帮助用户进行好友寻找时,探探的卡片滑动社交,左滑喜欢,右划忽略的互动体验在刚推出时即令人眼前一亮。当然,卡片社交的优势不仅体现在互动的交互上,社交卡片上呈现的信息本就是该陌生人关键的人设情况,等同于直接用用户间的个人主页在进行了解配对,触达有效信息的路径缩短了,成功率自然会提高,体验感随即上升,用户也就留存了。
②能称之为产品延展的设计还要明确其产品定位
即使是同样的人设功能设定,也能细分出不同的赛道玩法。如常见的兴趣爱好模块设计,可依据目标人群定位划分成为ACG领域,摄影圈,运动爱好……
(2)产品延展的人设模块或出现角色功能区分的情况
好的产品要去思考如何帮助用户培养使用习惯,帮助他们成长,建立完善的等级晋升制度体系。无论是金钱,时间,还是内容产出等方面,在产品使用上投入越多的用户,他们理应从产品侧得到越多激励的正反馈。
等级身份标识正是基于这点出发。等级越高从某种意义上反映用户某方面能力越强,当然也应成为人设刻画的一个重点。此时,为使身份标识能得到用户追捧,除心理上满足使用者的成就感外,功能使用上做出区分,不同等级身份的角色用户能拥有不同模块的操作特权,这是一个值得去思考的方向。
如b站上不同等级的用户具备不同的弹幕操作权限,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3)产品延展的人设模块往往和产品营收相挂钩
当等级身份的晋升是和用户的充值/购买行为相关时,付费模块功能的解锁设定也会随即引入,人设模块会成为产品创收的重要方式之一。vip身份正是其中典型的设计。如社交类产品的会员身份开通后可获得额外的匹配互动机会;视频类产品的会员专属影片观看,音频类产品的会员专属歌曲等。正因为“钞能力”得到大家广泛的认可,“我是vip xx级,我骄傲了吗?”等网络热梗也随即诞生。
2.4 空间布局
指的是用户个人主页所呈现的元素排列结构。主页空间是个人信息展示最为密集且详尽的场景,前述的基础信息、内容产出、产品延展等要素均应在此体现,它是用户的“个人名片”;
想要了解对方的近况,想要总览对方的人设信息,点击头像进入个人主页查看是一个最为经典的操作路径。
(1)空间布局的风格往往具备补充性
基础信息、内容产出、产品延展,这三个模块的人设打造已经基本可实现能较好地展示用户自我风格,较为完整地体现用户虚拟形象的目标。但仍存在部分优先级较低但仍有作用的信息需要补充呈现,主页空间会成为这些资料的大杂烩。如用户的个性签名、我的标签、我的状态等,由用户主动选择创建但却被动等待对方查看的信息将汇聚于此。
(2)空间布局的风格往往具备领地性
主页空间是用户人设的大本营,除信息汇聚外,还强调布局设计,可理解为虚拟形象在产品内的“家”。因此,当陌生人或好友来“家”到访时,一方面出于隐私性的考虑,“xx曾访问过你的主页”等留痕设计被普遍采用。当然,能查看对方的留痕,也该能选择隐藏自己去对方“家”中闲逛时的痕迹。此时把领地属性结合营收玩法,充分利用用户的好奇心,解锁到访记录的设计也显得尤为合理;另一方面,“家”也离不开相应的“装修风格”选择,背景图片,照片墙,空间挂饰等即成了演变产物。
(3)空间布局的风格往往最能反映产品对目标人群的定位
人设打造不仅要在功能设计上得到用户认可,ui界面上的视觉效果,交互方面的体验亦会帮助用户把个人的虚拟形象鲜明起来。大到元素布局,组件选择,小到字体,背景色调,都会向用户传达个人的形象信息。此时,产品经理须和设计团队紧密地配合起来,共同打造产品内的人设阵地!
03
人设展示
网络世界中,用户立人设的过程,应遵循先外显后内查,再外显的寻优规律,为的是得到更多虚拟个体的关注。这如同现实社交一般,人总在不知不觉中在乎他人意见,反省自身以谋求更多周边人的认可。
(1)产品设计上要思考如何帮助用户对外展示已有人设情况
02 章节的方法论可以启示我们去思考,用户人设打造需要关注哪些方面。那人设打造后又该如何帮助用户去外显信息,告诉他人“我就是一个这样的个体”?
①任何功能模块能显示的信息都是有限的,要学会排优先级,先展示关键情况
如在线列表中展示的用户,列表信息能放下的内容除了头像、昵称、性别等基础信息外,到底还呈现什么?是外显用户的个性签名,我的标签,还是优先展示他的兴趣爱好,最近状态?内容空间有限,能放什么,要放什么这都讲究产品经理的功底。
②人设外显后要能给用户反馈,知道自我当前的受欢迎程度
如前述的主页空间留痕设计,内容产出互动设计(点赞,评论,转发等),乃至是陌生人发出的好友申请,在反馈的数量和频率上都能让用户意识当前人设所立的情况如何。
(2)产品设计上要思考如何帮助用户对内自查人设完善程度
产品侧不仅应关注功能完善,还应留意用户引导。当用户发现在产品内没法得到关注,没人和其互动时,必定会进行自我内省。此时应有模块能明确告诉用户当前人设打造程度如何?还能从哪方面去完善?怎么完善?
这里提供的设计思路是建立资料完善度的计算体系,以百分比形式进行关键人设模块的打造进度衡量。对未满人设模块进度的部分提供操作跳转,引导用户完善。
下图为一语音社交类产品兼具定位ACG领域兴趣交友的案例:
04
认可
有时候虚拟的网络世界比真实的社会生活更令人着迷。很多日常不敢说的话,不敢做的事都会通过网络渠道去发泄。在网络上,用户总是希望无人认识自己,无人了解自己,在这,他可表现最真实的自我;但用户总又渴望多人关注自己,多人追随自己,在这,他就是万众瞩目的焦点。
归根到底,人总是倾向于人从众的生活,总想得到认可。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