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花生海“,作者:花生海,纷传经授权发布。
产品重构的时候,你需要想清楚哪些事情?
工作了一段时间,作为产品运营参与了3个产品:从0-1的孵化的产品,一直在原来产品基础上优化、修修补补的产品,还有一个是大改版的产品,基本可以理解为产品重构了。
从确定重构的思路到中间遭遇质疑、再到迭代优化,有压力,但也让我成长最快、最有成就感。产品重构的难度和复杂程度,个人觉得远远超过做一个新产品或者原有框架上优化老产品。
产品重构前后需要想清楚哪些事呢?
01
为什么要重构?
1. 市场变化了
因为技术革新或者其他原有导致原有满足用户需求的方式不合理,从而被淘汰了,比如胶卷相机到数码相机时代。
2. 用户和需求变化了
(1)用户变化
可以是产品涌进大量的和原有用户属性不一样的用户,面向的主流用户不一样了,也可以是原有用户随着自然年龄增长而变化。
(2)需求变化
用户虽然对产品还有过去的那个需求,但经过市场或者环境的教育,已经有新的需求。比如:大学时代喜欢严肃的教育网站,这些用户离开校园进入职场后,没有大块的时间来做严肃知识的学习,而且面对冷冰冰的电脑学习实在太挑战人性了,于是各种碎片化轻量级的知识付费产品就出来了。
3. 产品主要目标变化了
可能是原有的产品效果不明显、甚至老用户流失严重;也可能是产品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需要不同的目标,比如:从单纯的追求用户体验到开始考虑营收为主要目标,而原有的产品设计又无法实现目标,所有必然伴随重构。
总之就是各种历史和现实原因,导致产品必须革命才能活下去。
而革命,向来都是新老交织,哪里可能顺风顺水呢?
02
了解历史和用户
既然是革命,怎么可以不知道历史呢?而不了解用户,更无从设计新产品。
1. 了解产品历史
产品过去的数据、版本规划方向思路、过去的文档等等,都得仔细扒一遍,知道产品是迭代到今天的思路、过去的尝试中哪些成功了、哪些失败了。
2. 了解用户特征
这个就不说多说了,没有用户,何来产品。所以需要了解你的用户,越详细越好。画出用户的轮廓,了解的用户的基本信息,用户喜欢什么?用户对什么不反感什么?用户核心关注是什么?用户的需求是什么?
只有了解我们的用户,才能做出用户喜欢的产品。
怎样了解用户,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用户画像
在大公司都有自己的用户画像数据,将自己业务的用户画像和大盘数据对比,自己业务和大盘相比,哪些数据表现更为突出,基于此提供什么产品和运营用户可能更喜欢?
(2)产品数据
每个业务都有自己的数据沉淀,如:运营数据、用户行为数据甚至广告数据等。
根据这些数据,大概可以判断出用户对产品的主要需求、用户的喜好,再结合生活经验,思考每个数据和功能背后的场景;根据漏斗数据,你也可以判断出现有的产品设计还有哪些不足之处,有改进空间。
这个很重要,能发现重要问题,甚至能给后面产品产品改版提供很多思路。
(3)用户调研
科学有效的调研,和用户真正接触,了解用户的喜好,定性和定量地了解用户使用产品中遇到的问题、了解用户的需求,判断出用户的需求真伪,甚至可以验证产品数据环节的假设。
03
了解市场、明确定位
1. 明确重构目标
搞清楚重构后的产品的核心目标是什么。可以说是北极星指标,所有的行为围绕着这个目标。
2. 竞品分析
研究目前市场上的竞品,哪些可以为我所用、哪些可能有机会、哪些是坑、我们该怎么合理利用自己的优劣势。
3. 重构后的定位
结合目标和竞品分析,确定新的定位,和实现目标的主要方式。比如:如果是营收为目标,是赚广告主的钱?赚用户的钱?怎么赚?
这些都可以拆解为公式,一个个量化。
04
模块式思考、产品重构
(1)模块式思考
对原有的产品进行模块式解构,哪些模块是满足用户基础需求不可缺少、哪些模块存在明显问题,去粗取精。
(2)产品重构
围绕新的场景和用户需求,需要引入哪些新的功能模块?新模块和旧模块怎么排列组合?
05
时刻观察用户反馈
就像前面所说,重构是一场革命。可能面对用户的质疑,所以需要时刻关注用户反馈、关注产品数据,尽量让革命温和一些、让用户习惯一些。
其实上线后,才是真正开始。
也许你会遭遇很多问题,比如:来自用户的质疑。这时候就需要考虑产品当前阶段的目标了,如果用户非常不满意,他的质疑是否合理、质疑的背后用户究竟要的是什么、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平衡多方利益。